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资讯分类:政策法规 来源:湛江日报 时间:2024-11-12 17:14:54 阅读量:62

    教育,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千家万户。11月6日,中国共产党湛江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强调要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优化民生服务,推动集团化办学提速增效,加快城区公办中小学学位建设,办好乡镇“三所学校”。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增加基础教育公办优质学位供给,着力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双向流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城乡教育活力得到激发,呈现较好发展势头。

  更多、更优学位“上新”

  逐步解决“入学难”和“大班额”难题

  学位建设是重中之重。随着湛江市城市不断扩容提质,城区常住人口快速增长,“入学难”和“大班额”成为市民最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是民之所盼。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将学位建设作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教育部门积极围绕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统筹协调教育、财政、住建等部门以及各县(市、区)政府通力合作,聚焦问题、补齐短板,不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住宅小区配建、资源整合等多种途径,扎实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学位建设,缓解学位紧张问题,新建、扩建一批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努力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越来越多高颜值、高质量学校“上新”,逐渐缓解了适龄孩子上学的“刚需”,让“民之所盼”成为“民之所赞”。

  今年以来,教育部门认真履行学位建设统筹协调、督办推进工作责任,确保投入优先,保障学校建设规划按进度实施,以更充裕的学位供给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截至10月,我市学位建设任务已完成总体工程建设进度的98%,14个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共11490个,其中学前教育学位2610个,义务教育学位8380个,高中教育学位500个。

  加快“三所学校”建设

  不断强化优质教育资源辐射

  补齐乡镇基础教育短板事关百姓民生,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我市加快“三所学校”建设,集中力量向“三所学校”增加资源投入,补齐短板,缩小区域、校际发展差距,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三所学校”指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近年来,我市着力办好“三所学校”,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优质资源辐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我家离学校有40分钟车程,我从五年级开始住校,寄宿生活让我多了时间学习,爸妈的负担也减轻了。”覃巴镇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招豪杰说。该校于2019年改建为寄宿制小学,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该校全体学生中午在校就餐、午休,五六年级学生在校住宿。为保障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吴川市加大力度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在吴川市中心幼儿园,振文镇坉兴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老师们分批前来观摩学习,希望可以把城区优质幼儿园的“育儿经”,带回乡镇、带回农村,让先进、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近年来,吴川市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促进各园在教师培训、活动组织、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等方面规范管理、共同提升,不断缩小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差异。

  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我市以建设“三所学校”为抓手,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方面实现共生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强化办学机制创新,持续推进以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充分发挥乡镇“三所学校”的纽带作用,按照“一所县城优质学校+一所乡镇中心学校+若干所乡村薄弱学校”的模式,指导10个县(市、区)建立至少一个城乡教育共同体,现共建有25个。新增建设遂溪县洋青镇、吴川市振文镇等2个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搭建立体式管理网络,组建资源中心指导团队,建立资源中心管理机制,为各试点幼儿园教师提供有效课程支持,带动镇域内幼儿园提高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