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听到中国职教最强音
资讯分类:招生资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11-25 09:34:04 阅读量:102

    “这是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遇到问题要这样处理……”在迪拜的一间公司里,一位来自中国的小伙子正操着熟练的英语,手把手指导阿联酋汽车技术从业人员做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当地的技术人员都叹服于他精湛的技术和流畅的表达,完全不相信他是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

  这个让人佩服的“技术大拿”,就是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圳职大)2021级新能源汽车技术3班的学生廖毓原。3年前入学时,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凭借出色的技术走出国门。而像他一样“走向世界”的,还有深圳职大的数十名学生。他们都是深圳职大“教随产出”的受益者,也是在世界职教舞台上展示中国力量的传播者。

  装备资源共享,一解燃眉之急

  暑假期间,深圳职大汽车学院实训室里依然一派火热景象。测试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虚拟仿真系统、安装调试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系统教学装备、线上技术指导海外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师资……团队正在加班加点地进行教学装备与教学资源的开发,铆足干劲,要将中国职业教育的优秀经验和资源分享到海外,而这早已成为一种日常状态。

  为什么要如此拼?因为他们听到了海外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人才的强烈呼唤。  

  “从海外调研的情况看,东南亚、中东非、南美等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而这些国家的职业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大多以传统燃油车为授课内容,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训条件一片空白,无法为新产业培养技能人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教学装备与资源大部分停留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海外拓展迫切需要最新的教学装备、资源、方法。”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响应国家号召,深圳职大在2022年1月组建了包含装备研制、资源开发、技术转化等核心要素的“教随产出”团队,由汽车学院副院长崔宏巍担任队长,8名专业骨干教师作为核心成员,依据学校产教融合“九个共同”中的“共同走出去”指导意见,联合头部企业启动了海外人才供应链的建设工作。

  针对海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深圳职大国际交流合作团队老师们凭借在职业教育汽车领域20年的专业沉淀与积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开发了适合海外人才培养的新能源汽车装备,并建设了海量的英文版虚拟实训教学资源,涉及“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系统,涵盖“保养”“维修”两大业务。这些资源和装备,不仅减少了海外相关产业摸索和试错的过程,更培养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突出的技能人才,支撑海外院校从传统车检修转型为新能源汽车检修。  

  与此同时,国际交流合作团队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三高三难”问题,即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目前,这些自主开发的资源已开始大量应用于东南亚、中东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培训。

  专业建设赋能,培育“造血”机能

  “想学就能学,拿来就能用”,深圳职大国际交流合作团队的资源输出和技术输出仿佛一股清泉,帮助海外新能源汽车产业解了燃眉之急。不过,海外相关产业若想长足发展,除了依靠“输血”,更要自身“造血”。专业怎么建设?人才怎么培养?深圳职大国际交流合作团队再出手,开启了与泰国职业教育界的深度合作。

  2024年2月,深圳职大国际交流合作团队赴泰国教育部进行交流,深入考察了泰国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现状和需求,双方就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达成协议,经过4个月的精心筹备,定制化开发了5门新能源汽车技术英文版课程与实践项目,6月面向泰国职业院校举办了首期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班。在9月又举办了第二期培训班,泰国教育部组织全泰职业院校汽车专业骨干教师参训,79名通过培训的泰国教师获得了深圳职大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颁发的课程证书。学校也与泰国东方技术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泰国的比亚迪产业链培养技术人才。  

  从今年6月开始,深圳职大崔宏巍、马德粮、梁松峰3位老师开始线上对泰国东方技术学院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基本理论、设备原理、教学方法的培训。7月,深圳职大教师踏上了前往泰国的行程。他们不仅向泰国的教师同行们传授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的使用方法与实训教学方法,还根据泰国的具体情况编写了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方案。培训8天,每天10个小时,泰方老师求知若渴,深圳职大老师倾囊相授,双方亲密无间地共同谱写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泰国发展的篇章。  

  对外技术赋能,对内发展扎根

  除了“对外有益”,职业教育“走出去”还不断“向内扎根”。

  国际交流合作带动了深圳职大参与技能大赛的国际化与影响力。2022年,团队教师指导组建了由深圳职大汽车与交通学院和莫斯科州立大学学生组成的中外“1+1”手拉手联队,参加了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汽车技术赛项。从联队组建、竞赛训练到参赛获奖,前后历时6个月。在校内外同时建立训练团队,深挖每一个技术细节,攻克了每一个训练难点。流程训练、思路讲解、英文版技术资料分析、校内外团队线上交流,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很饱满,团队常常从早上八点工作到凌晨三点,由于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奋斗的激情,强负荷状态下大家依旧干劲十足,最终团队指导的中外联队夺得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银牌。  

  国际交流合作更为深圳职大优秀学子架设了通往世界的桥梁,廖毓原同学就是受益者之一。学校联合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成立训练营,企业提供了108个海外事业部的岗位,涵盖欧洲、南美、中东非洲、东南亚、北美等地。校企联合对该营的首批41名同学开展集训,走入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展厅、实验室、工厂,企业派出了中东非洲汽车销售事业部、美洲汽车销售事业部、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以现场和连线对学员们进行轮训。今年3月,廖毓原同学开始在中东非洲汽车销售事业部实习。在国内历练了3个月后,廖毓原同学走向了海外,来到迪拜,成为比亚迪中东非洲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工程师。

  目前,深圳职大国际交流合作团队已完成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化教席职教英文版线上课程2门,并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数字技术职教示范课程。团队受邀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职业教育共同行动”项目系列讲座做专题报告,来自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等60余名教师参与,努力为“教随产出”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教随产出”是中国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益探索,不仅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同时也传播了知识和技能,向世界职业教育分享了中国方案,传递了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深圳职大国际交流合作团队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也将不负使命,让世界听到中国职业教育的最强音!(通讯员 崔宏巍)